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父皇。”谢玉璋仰头看向皇帝,微笑,“父皇勿惜此身,宝华既生为公主,便当有公主的担当。”

  那年她趴在父亲膝头苦苦哀求,他说,你既生为公主,便当有公主的担当,而后拂袖而去。

  “宝华只愿,四海晏平,百姓安和。”

  愿云京百姓、大赵百姓,能在后来的刀兵战火中少受些苦。

  “愿我谢氏,福泽绵远,安泰康宁。”

  愿小妹妹们、宗室们能活则活,哪怕苟延残喘,日后还能相见。

  “宝华,再无他念,惟愿——天佑我大赵,盛世永昌。”

  宝华公主谢玉璋拜伏的身姿刻在了李固的瞳中,灼得他眼睛发痛。

  他的耳边响起了众人的齐声呼喝:“天佑我大赵——!盛世永昌——!”

  俨然一副四夷来朝的盛世景象。

  李固对这宴会的最后部分记忆十分模糊,不知道它是怎地结束,怎地散场的。回到了朱雀坊的李宅,他向李铭告个罪,大踏步地回房去了。

  搞得专门守着等他们回来想听听热闹的李卫风莫名其妙:“十一这是怎么了?”

  李铭不以为忤,摇摇头,说:“宝华公主要去漠北和亲,他心里不痛快。”

  李卫风呆了一呆,问:“那个宝华公主?”

  李铭无语:“不然还有哪个宝华公主?”

  “嫁给谁?”李卫风惊了,“阿史那老贼?”

  听闻那个花朵似的公主要嫁给阿史那那老不死,李卫风心都痛得抽抽了,扼腕道:“怎么偏偏是她!”

  李铭也叹:“这女娃子不赖。”可惜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

  瞥一眼李卫风,见他还连连嗟叹。

  “你去看看十一郎。”他说,“叫他别胡思乱想。”

  李卫风脸红起来:“没胡思乱想。”

  这两个小子都是第一次离开西北跟着他出来长见识,头一回就见到了宝华公主这样的殊色,会动心不奇怪。到底是年轻儿郎,血气方刚,不动心才奇怪。

  正常。

  李铭哂然一笑。

  朝霞宫里十分安静,林斐和谢玉璋在大榻上隔着几案面对而坐。

  “所以,彻底定下来了。”林斐自言自语地说。

  “不是早就知道了?”谢玉璋失笑。

  大体的情况都跟前世一样,因为谢玉璋尚未及笄,皇帝和阿巴哈国师约定了先把她嫁过去,待她十七再圆房。

  大赵民间富足,不止贵族人家,许多富裕平民也多是留女儿到十七八才成亲。只有那穷门小户的,不愿意养或者养不起女儿的,才早早把女儿或嫁或卖地送到别人家去。

  能求到大赵最尊贵的嫡公主,作为使臣的功劳超越了历任,阿巴哈十分得意。可汗又不缺女人,这种小条件他便一口答应了。

  前世皇帝也和国师这样约定了,然而……

  林斐低声说:“就,一天没明说,心里总还存着念头,总觉得说不定……”

  “哪有那么多说不定。”谢玉璋甩开那些糟糕的前世的回忆,靠着隐囊,侧头撑腮,“那些摆在明面上最后公布出来的事,早不知道经过多少轮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了。那些所谓的‘巧合’,都是人安排出来的。那些‘运气不好’,大多是别人的安排比你的强。”

  林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谢玉璋挑眉:“怎了?”

  林斐欣慰地说:“其实我一直最担心的,是殿下你。却没想到,殿下比我还镇静。殿下这样,我便放心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一起去想办法,一定没有过不去的事。”

  “一起”么?

  谢玉璋想想自己的安排,笑了。

  “早些睡吧,明天我还要去含凉殿再哭一哭呢。”她打个呵欠说。

  “哎?”林斐诧异。

  谢玉璋葱白的手掩着唇,目光幽幽:“自然是,为了以后远嫁不能相见,现在要多去父皇膝下尽尽孝啊……俗话不是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林斐先愕然,而后抿唇而笑。一切都落定了,她反而没了先前的忐忑和惶然,心里安定了下来。

  她说:“好!”

  谢玉璋第二日果然去含凉殿哭了。

  皇帝跟她对着哭。

  这真是皇帝能干得出来的事。这位皇帝陛下,素来多愁善感。

  林斐听说了,颇是无语,只问:“如何了?”

  “成了。”谢玉璋说,“父皇答应我,我的嫁妆,会厚厚地办。”

  林斐轻轻吁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