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归宗(1 / 2)





  第四十五章

  皇帝病危,太子回宫,七王爷养病深居。大胤的朝臣在第二天早上得知了这个消息,这场权力的争夺没有太多惊心动魄,能混到紫宸殿的人都是人精,要保住身家性命,皇家秘事知道的越少越好。

  皇帝病危之际,连下三道圣旨,一是陛下大行后立刻由太子继位,二是命恩妤郡主另觅佳婿。至于第三道,朝臣之间都传言那是给七王爷的一道保命符,如果以后太子要追究他那七皇叔的罪责,这道圣旨可救他一命。

  对于朝中传言,太子并没有在意,他忙着处理西北的旱情。先前七王爷派去的大臣袁谨带着赈灾粮救济灾民,然而西北大旱却是罕见的天灾,朝廷派发的赈灾粮实在杯水车薪。

  景承衍看着袁谨回报的折子,一直紧绷的面容终于能舒展几分。原来袁谨在征调临近几州世家的存粮时遇阻,世家对此不满,甚至和朝廷官员起了冲突。

  这对景承衍而言是件好事,西北远离帝都,世家势力盘踞,在当地的势力甚至凌驾于朝廷之上。皇上很早就想整治西北世家势力,奈何那边树大根深,想要整治实在不易,一直到了现在,那里的世家势力依然是让皇上头疼的存在。

  景承衍也早有整治世家的念头,只是连父皇也未能做到的事,他也没有多少把握,这次大旱天灾,反倒是给他创造了机会。

  处理完朝政已经临近傍晚,太子想起还在宫中的七王爷和景恩妤,便带着几个宫人去了福华殿。

  福华殿内的宫人都是东宫的老人,景承衍特意将他们调来侍奉七王爷和景恩妤。

  他刚进福华殿,便有太监进去通报,景承衍挥退行礼的宫人们,径直走了进去。

  七王爷同恢复男儿扮相的景恩妤正在闲谈,父子俩一片和乐。见到景承衍过来,七王爷淡淡道了句:“殿下过来了。”

  景承衍听得出七皇叔对自己的态度,实在是摆不出好脸色。

  “皇兄早上差人送来的紫玉葡萄实在好吃,方才父王还在同我念叨呢。”景恩妤笑了笑,他恢复了男儿身份,便不再用女声,只是说话时声音圆润细腻,比寻常男子的声音要绵软些。

  景承衍面上这才有了点笑意,他走上前,笑着道:“七叔若喜欢吃,我便差人再送来。”

  看着太子服软,景康德问他:“恨七叔吗?”

  太子望向景康德的眼睛,一字一句极为认真地回答他:“侄儿从不曾恨过七叔。”

  景康德却说:“先前我软禁你,给你下毒,是真的想过除掉你永绝后患。”

  景承衍还是笑着:“可七叔还是没这么做。”

  “都是恩瑜一直在劝着我……答应七叔,以后你若是容不下他,也要留他一条性命。”

  太子看了眼一旁默然不语的景恩瑜,点点头:“好,侄儿答应七叔。”

  景承衍这般爽快答应,倒让景康德多看了他几眼:“答应的这般痛快,可是忘了为帝王者,最忌心软吗?”

  “七叔不一样。”景承衍难得的有些不好意思,一向沉稳冷峻的男人说话的语速放慢了许多,“七叔在我心里亦父亦师。父皇与我之间,亲情淡薄,在他眼里,我是要继承皇位的太子,却不是他的儿子。”

  七皇叔弥补了他渴望而得不到的亲情,景恩瑜是他童年玩伴,何况,父皇确实欠七叔许多。

  听了景承衍的话,景康德为他斟了一杯茶:“你应当见过剧盟了。”

  “不错。”剧盟是当时驻守镇安的男人,景承衍记得他,是个可用之才。

  “你若信得过七叔,日后不妨重用此人,他是个忠心为主的好将才。”景康德说着看了眼自己的孩子,“他曾告诉我,他早已倾心吾儿,恩瑜身份特殊,倒是辜负了他一番真心。恩瑜的事情,还是不要让他知道的好。”

  说起剧盟,景恩瑜也是一声唏嘘:“他是个……痴心的人,以后遇到合适的姑娘,皇兄便允了吧。”

  福华殿内,三人围坐饮茶,难得的闲适安逸。

  回到东宫,谢皇后身边的太监过来传信,说是陛下要同太子殿下议事。

  甘露殿灯火通明,殿内安静可闻针落,谢皇后坐在龙塌前喂皇上喝药,见到太子,谢皇后轻轻摇了摇皇帝的手臂,皇帝睁开眼,声音比前日更为虚弱:“太子……”

  景承衍上前跪下:“父皇身体可是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