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章(1 / 2)





  “老太君说的是。”庄良珍这才捏起一只轻咬了一小口,抬眸对老太君嫣然一笑。

  “好孩子,快吃吧。”老太君笑容更深。

  胭脂糕总共就做了两块,每块刚好够两口,庄良珍只吃了一块,在老太君的盛情下才将另一块也吃了。

  良二夫人在隔间不停揪着心,直到庄良珍将那两块糕点全部下了肚方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她唇角上扬,撩起帘子款款走了出来,与老太君意味深长的对视一眼。

  庄良珍惊讶道:“二婶娘,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良二夫人淡笑道:“是呀,我也在这里。”

  庄良珍费解的看了老太君一眼,忽然扶额道:“哎呀,我的头怎么忽然有点晕。”

  当然会晕了,待会子可能还有点疼呢。良二夫人笑呵呵走上前:“是不是着凉了?梧桐,还不快扶二奶奶进里间歇歇。”

  梧桐领命,上前扶起摇摇晃晃的庄良珍,将她安顿在里间,焚好香方才欠身退了出去。

  此时屋中除了迷迷糊糊的庄良珍,只剩老太君与良二夫人了。

  良二夫人坐在笔墨俱全的案前,为了这一日,她是什么都准备妥当了,只等庄良珍开口。

  若非不是时候,老太君险些忍不住仰首长笑,激动的不停攥紧手心,仔细观察了庄良珍一会儿,估摸时辰差不多了,才上前假意柔声问:“孙媳,你这是怎么了?”

  没有回答。

  她又问:“孙媳,你叫什么名呀?”

  还是没有回答。她不耐的推了推庄良珍,只见她面色雪白,眉头蹙紧,这等异样似是不妙啊,老太君心头跳了两跳。

  良二夫人也是不解,二人面面相觑。

  老太君耐着性子又问了庄良珍一遍。

  这回她有回应了,捂住小腹痛呼一声,陡然仰首,而老太君刚好又在她身前,为了观察她神情不免离的近了些,这一仰首一靠近,自庄良珍口中喷出的一口血便避不可避的溅了老太君满眼满脸。

  啊!

  老太君尖叫一声,血,好多血,被人糊了一脸血,那滋味可真是一言难尽,但觉一团五味开始在胃中翻搅。那边还等着记录的良二夫人也被这猝不及防的变故吓得笔尖一顿。

  汇星堂出了大事,前后请了两个郎中也未能救醒庄良珍。

  鲁国公震怒不已,若非是后辈在场,他真想一巴掌抽翻老太君。

  是药三分毒,只拿了两个人试药便给庄良珍吃,这不是鬼迷心窍是什么。

  良二夫人回过神,慌忙遣人拿下春露和慕桃,这两个丫头当时虽然被支使在门外,但也难保她们不在良骁面前乱说话,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住手,现在拿人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老太爷到底还有些脑子,厉声制止良二夫人。

  不过这件事终究是捂不住的,良骁知晓之时满脸的震怒与悲恸令心虚不已的老太君一个劲打鼓,再加上郎中又补一句再不醒来二奶奶恐怕是要不行了,不吃不喝的人最多撑三日。

  偏偏良骁身边还有个通晓医术的,一诊便诊出问题,斩钉截铁的认定庄良珍误食剧毒,且还是药效发作极快的一类,由此推断服食时间大概在发作之前一盏茶左右。

  这下强忍悲痛的良骁不免要询问亲祖母:“良珍在晕倒之前吃了什么?”

  老太君为了证明清白,连忙抓了当日碰过糕点的厨娘和丫鬟,全部交由良骁审问,殊不知这些人都不过是替罪羊,哪里知晓胭脂糕里的玄机,就算良骁打死她们也无济于事。

  可是抓不到证据不代表良骁就会相信她们。

  好在老太君已经准备了一系列措施,她也不信良骁敢为了个女人与她撕破脸,何况这个女人还红杏出墙。

  良骁确实没撕破脸,只在屏退下人后缓缓跪在鲁国公身前,后背却挺的笔直,悲怆道:“祖父,整个鲁公府缘何是我一人家破人亡?”

  只这一句问的鲁国公面色发灰,老太君神情变幻,恼羞成怒道:“放肆,你这是何意,难道是要指责你的亲祖母吗?”

  良骁道:“孙儿不敢,也不想再查那糕点究竟是怎么回事。毕竟那玫瑰汁子是倪嬷嬷亲自送过去的,孙儿怎能提审祖母身边的人。”

  他,查到了倪嬷嬷!老太君心神巨震。

  “在上谷那七年,祖父安排的事,每一件我都做到了。那些事情有多危险想必祖父心中比谁都明白,如今重提旧话并非是为了邀功,但良骁自认为也算对得起爹娘一番养育之恩,然子欲养而亲不待,就连妻子也生死未卜。”他心灰意冷,以一种缓慢的语气继续道,“在等珍珍醒来的一天一夜,我觉得像是等了一年,想了很多事,却也是心力交瘁。如今只此一愿,携着疯父与爱妻另辟宅院安度此生。除了母亲的嫁妆,我什么都不要。”

  什么都不要!!良二夫人眼睛一亮。

  除了哀莫大于心死之人怎么可能说出这种分家的话。

  旁人可是赶都赶不走。所以听他这么说,老太爷和老太君只以为他是气糊涂了。

  但他心意已决。

  又因他是衡南王最后一点血脉,而衡南王救过鲁国公的命,鲁国公若上疏以为恩人子嗣留下最后一点香火传承为由,将良骁过继给那边的旁支也不是不可,事实上还能博得一个重情重义的美名。

  不过这样一来良骁的世孙爵位也要拱手让人。良二夫人在一连串的惊喜轰炸下都快忘了庄良珍昏迷不醒的危险后果。

  良骁若是改姓蓝,那世孙的爵位不就是……她忽然想起还有个良驰,可良驰那书呆子岂会是良骏的对手,不管怎样良骁此举对二房而言真是利大于弊。

  可是即便有充分的借口和利大于弊的后果,分家始终还是存在一些弊端,单是看着良骁如今大有出息,老太爷从长远考虑就不想放手。

  不管怎样,养了这么大,就是不想白白便宜别人,哪怕那人是他的救命恩人。

  可如今脸面已然被两个蠢妇撕破,她们是有多大的自信竟然大张旗鼓将庄良珍接到自己地盘下药,这是断定了一定就能得到马经第三卷还是怎么地?

  结果经书泡汤,人眼看也要泡汤,真真是凉透了良骁的心。就算他对庄良珍无情,也受不住被人这样打脸啊。就算要收拾庄良珍,也得经由他发落不是?

  这让他日后如何在鲁公府立威?鲁国公恨恨的瞪了老太君一眼。

  经此一事,隔阂已经在所难免,纵使强留也不过留恨,倒不如放开手,反正蓝家那边也没什么人,他亲爹又姓良,说到底不过是改个姓,真有什么事和好处还不是鲁公府排在首位。